寺廟彩繪介紹

廟宇彩繪相關知識

「廟宇彩繪」是一項充滿傳統民間色彩的技藝,廟宇僱請彩繪畫師,將寺廟妝點成充滿神仙故事、宗教氛圍的美麗空間。這些畫作滿懷對神明的頌揚,以及對信眾的美好祝福。

多數人不知門神必須依照奉祀主神繪製。例如,主祀玉皇大帝的天公廟,以托塔天王李靖與二郎神楊戩為守護神。王母娘娘或媽祖等女性神祇不乏侍女看顧廟門。

臺灣傳統廟宇彩繪中,「創作構圖」與「上色彩繪」是兩項必備的功夫。負責勾勒人物型態、構圖的師傅,被稱之為「畫師」。

而「彩繪師」便以此為基礎,負責打底、上色。前者考驗彩繪的藝術原創性,而後者則是必要的基本功,兩者缺一不可。

 

彩繪是中國建築空間的一大特色,卻也是所有建築裝飾中最容易隨著時間而褪色和消失的一環,因此和其他建築裝飾如剪粘、雕刻、泥塑等相較,更形珍貴。傳統觀念裡,在木造結構上漆彩繪可保護建築物本體,因此不論是大戶人家的宅第,或是莊嚴肅穆的寺廟或祠堂,都會聘請匠師進行彩繪,經由歷史演進和色彩圖騰變化,在不同的地方區域,形成不同的特色風格。

與西方教堂的裝飾相比,臺灣廟宇的裝飾相對繁瑣而華麗,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教授兼任所長李建緯說:「通常廟宇彩繪的位置多在木造結構、牆面以及門板,其中三川殿入口門板上的彩繪,更被稱為廟宇的眼睛、靈魂之窗。」門板彩繪在臺灣廟宇彩繪中最具民俗趣味,匠師在幫門神作畫彩繪時,無論心情或態度均不敢懈怠,甚至還需要開光儀式,有時門神彩畫的優劣,還會連帶影響畫師的社會地位。

 

彩繪圖騰 多有吉祥寓意

廟宇彩繪是一項充滿傳統民間色彩的技藝,廟方從寺廟供奉的神明為始點發想,請匠師將廟宇妝點成充滿神仙故事、宗教氛圍的空間,其動機多半不脫對神明的頌揚、對信眾的美好祝福,以及趨吉避凶等等功能與意義;時至今日,匠師更將中西繪畫的優點融入傳統廟宇彩繪之中,使之成為一門藝術。

綜觀臺灣廟宇彩繪,依其技藝工法大致可區分北式、南式與蘇式三大派別,北式的彩繪較為俐落且帶貴氣,多用於宮殿建築,主要以「疊暈」的方式呈現,圖騰以龍鳳為主,色調濃郁,充分顯現莊嚴華麗的氣派;南式的彩繪較為柔和婉約,以「退暈」的方式表現朦朧美感,圖騰包括捲草圖案、牡丹花變形的旋子花紋等,為藻頭裝飾的重點;蘇式是南式的延伸,透過邊框層次的彩繪,增加作品的立體度,構圖活潑、題材豐富、喜用錦紋,現今臺灣寺廟彩繪大多屬於蘇式。但即便如此,仍會因為匠師的個人風格和特點,而展現不同的風格。

所謂寺廟彩繪,由於過去未曾受到文化界重視而被提及的機會甚少,及至民國八十二年起,教育部主辦的民族藝術薪傳獎亦將寺廟彩繪列入選拔而頒獎的對象,始廣泛地引起各界人士注目。 寺廟彩繪的範圍甚廣,包括門神、棟樑、木柱、甚至於牆上水墨壁畫等,也包括在內,可以說在寺廟建築上凡需要動畫筆的部份,都屬於其範圍之內。自從明末台灣出現寺廟建築以來,彩繪顏料向來都用來自中國的俗名叫「水粉」(白色)、「佛青」、「土硃」(土色)、「紅丹」、「銀硃」、「粉綠」、「黑煙」、「黃粉」等,這些粉狀色料經過畫家篩揀、碾壓後配以桐油塗用。 寺廟彩繪的作業程序是:修補木料(木料多少有縫隙,事先用黃土粉與豬血混合加以填補,最近改用本色漆料)、打底(白粉漆上一層底)、繪畫輪廓(木炭筆畫簡單輪廓線)、上線條(用黑漆描繪)、上色(按圖形彩繪)等,計五個步驟。